文字記帳,不純砍頭

記帳是一件很久以前——從學生時代到開始工作之後——嘗試過幾次卻都沒辦法持續下去的習慣。我覺得原因是每個記帳軟體總是會有幾處使用者介面的設計讓我覺得用起來不順手。

要是回到還沒有電腦的年代,用紙筆來記?沒辦法搜尋關鍵字光想像就難以忍受。那往前一點到90、00年代,用試算表軟體記呢?這個答案感覺還不錯,如果熟悉一套試算表軟體相信絕對可以設計出一套為個人量身訂做的記帳系統,問題是我不熟悉,也不想花太多時間拉出一套系統。

今年發現在這兩者之間的選項:純文字記帳。顧名思義,就是以純文字檔案格式來記帳,下面是一筆實際的支出紀錄:

2022-09-17 * "超商" "買了兩瓶茶"
    Expenses:Food:Beverage              35 TWD
    Assets:Cash:Wallet                 -35 TWD

翻譯:在2022-09-17這天在超商買了兩瓶茶,在費用:食物:飲料這個科目使用了35元新台幣,用資產:現金:錢包這個科目支付。

我使用的是beancount這一套工具,用其中的fava提供網頁介面看報表。這邊不描述實作的方法和細節,純文字記帳的語法和工具都大同小異,重點是核心的概念:純文字複式記帳(Double-entry bookkeeping)。

純文字的優點在於資料本身就是使用者介面,以上面的例子來說,你只要了解語法能讀懂這筆紀錄的意義;純文字也表示可以用任何你喜歡的文字編輯器做輸入,可以對整個資料夾批次搜尋取代某一個字串,純文字檔案的編輯速度也是十分良好的使用者體驗。

複式記帳的概念是會計學的借貸平衡,一開始對這個方法有點卻步是因為大學的會計學重修了兩次,哈哈哈哈(用笑聲掩飾尷尬)。現在證明以前學的會計學忘光了也能使用這個方法。其實和實務上的會計還是有差異,要紀錄個人消費比紀錄公司經營活動單純很多。

為什麼要記帳?

我好像是那種一定要找出這件事有什麼意義才會付諸行動的人,近來發現那只是嫌麻煩不去做而給自己立下的障礙。有很多事情是做了、去探索之後才會知道的。知道為什麼去做,跟做了之後知道為什麼。這兩個為什麼是同一個,但感覺完全不同。

目前在探索記帳的路上,我體會到記帳最大的意義是對消費行為的覺察。我的電子票證IC卡有自動儲值的功能,在餘額不足的時候會自動儲值500元進去。記帳讓我覺察到這個動作背後拆解為:信用卡刷卡增加債務500元來換成卡片現金增加500元。換句話說,持續用這張卡片消費就會增加負債

當然在記帳之前就知道自動儲值會刷卡,和前面說的一樣,做了記帳以後(重新)知道這件事的感覺是完全不一樣的。

記帳到現在快兩個月,應該是個人最佳紀錄。思考了一下能夠持續下去的原因有兩點:

  1. 這些紀錄都是給自己看的,不是上市上櫃公司的帳目,不用擔心一開始不完美,未來有時間再修改也無所謂。
  2. 電子發票載具的普及。讓我不會有怕忘記而要馬上把每一筆消費記下來的壓力,只要每天抽空打開財政部電子發票app裡的發票存摺,把最近幾筆消費補上去。

缺點的話,因為資料都在本地端的電腦上,出門在外沒辦法即時紀錄,只能先用其他記事本軟體大略記下,回家之後再補。想辦法hack一下從外面連回來,或者直接放在雲端上也不是做不到,但我是覺得個人的財務資料還是留在本地端比較安心。

寫這篇心得的時候我一直想到水到渠成這句成語,開始記帳之前我並沒有什麼明確的目標,隨著一筆一筆的流水帳紀錄匯流成個人財務的樣貌,才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查了一下這句成語,看到有個和財務管理相關的故事剛好作為收尾:

這句成語,流行甚早,宋代蘇東坡在他給好友秦太虛的信中就用過。在信裡,蘇東坡提到剛被貶到黃州的時候,連薪水都中斷了,家裡人口又多,弄得他頗為煩憂。後來覺得非痛下決心節省不可。他就仿老友賈耘的方法,每月初一從儲蓄中拿出四千五百錢,分成三十份,每份一百五十錢。然後將它們懸掛在屋梁上,每天清晨,用畫叉挑取一份,就叫人把叉給藏起來。這一百五十錢就是一天的花用,如有剩下,就存入大竹筒中,用來作為招待客人的費用。這樣一來,算算自己原有的儲蓄,大概還可以支撐個一年多。至於一年多以後,再另作打算,反正水到渠成,不必眼前先作考慮。有了這樣安排後,胸中為之一寬,並無其他可煩惱之事。

附註

對於實作有興趣可以參考以下這些文章: